第六三六章 瀛洲台中的岳飞

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调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

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

后来,张所命岳飞入王渊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在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

岳飞知道自己与刘豫有隙,所以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三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

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

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惟独岳飞力战。

后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

兀术趋杭州,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

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绍兴九年{1139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