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二章 名将戚继光

朝的戚继光。

他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而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

明朝建立时,扶桑正处于南北朝时代。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了互相争战之外,还不时侵扰华夏国沿海。

北朝统一扶桑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华夏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

到嘉靖时期,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

蒙古族是华夏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扶桑在华夏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扶桑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

他们四出抢掠时,经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他们将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

他们擅长近身格斗、火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

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开始时常吃败仗。

戚继光,字元敬,出身将门,自幼聪颖,文武兼备,十五岁就习兵法武备,通经史大义,十七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当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1533年,戚继光晋为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全省备倭。

1555年,戚继光奉调浙江防倭,翌年升任参将,亲赴浙江义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