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2
大战2
刘卷这时己经长到两米,虎背熊腰,往那里一站,气势逼人。刘流看了他身边的小玉儿一眼,说:你小子这媳妇总算到家了,这一仗你不要参加,你带暗堂的人去师娘住的那个小镇,随便安排小玉儿一家,记住,师娘现在只是缝衣店的老板,你不要上去相认,好好的躲在暗处,保护好师娘。
刘卷问:不是有战堂的人么,我要留下打这一仗。
刘流想了一想,说:那小玉儿一家怎么办,你还是走吧。以后有你的大仗打。
刘卷还要说什么,刘流说:这是命令。刘卷没办法,留下几个暗堂的高么,带着小玉儿一家上路了。
安阳的秋天,似乎感觉上比京都来得更早。
灰蒙蒙的天空,凛冽的寒风,枯飞的树叶,空旷的草地,显得更加阴郁逼人。薄暮时分。天空,西方的云层中,闪出一道太阳微弱的光线。
渐渐地,这道切口一样的云层开裂。垂死的斜阳射落下来,阴风中摇曳的哗哗作响的杨树顶端,顿时发出耀人眼目的强光。
无数叶子如同燃烧起来一样,阴郁的天幕似乎一下子改变了质地。忽然之间,北方的秋日天空变得柔和起来,一种诡异的柔和。
夕阳最后挣扎的照耀,让人觉得秋天那种狰狞的美丽,短暂而且无常。长秋天所蛰伏的勃勃的生命力,更加反衬出即将被处决的肉身的脆弱。
折射在树叶和树干上的黄金颜色,刺破了沉闷阴郁的空气,也使得整个广漠的空地,顿时充满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难以言表的死气。
天刚闪亮,刘流像往常一样,已经起床,匆匆地漱洗毕,便背后挂着长枪,提着双刃,走出军营大门。
他仍然穿着半旧的深蓝色标布箭衣,紧束丝绦,外罩老虎兽皮绎红色山丝绸旧斗篷,戴一顶白色盔帽,脚穿一双厚底毡熊靴。在刺骨的冷风中等候片刻,史义柱和一群亲兵们牵着战马走来。他从一个亲兵手中接过丝缰,腾身骑上乌龙驹,向着寨门走去。
黎明时候,御林军寨一带已经醒来。处处炊烟线绕,鸡声互应,号角不断,战兽嘶鸣。
山坳中凡是稍微平坦的地方,都有练兵的队伍,常有指挥进止的旗帜挥动和锣鼓之声。
有时还传过来一阵阵齐声呼喊:“杀!杀!杀!”天色大亮以后,站在寨墙的高处,可以望见几乎方圆十里内外的村落都驻有部队。
村落外,凡是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和山坳里都点缀着成片的灰白色帐篷,各色旗旗在淡淡的晨光中飘扬。
在军寨东边几里外的一座小山头上,密密的树林掩蔽着很多帐篷。很长的一条晓雾将那一大片树林拦腰束住,使树林边的溶溶白雾与军帐的颜色混在一起,而树林梢上飘扬着的几面红旗和鳞片似的朝霞相映。
哪是红旗,哪是朝霞,使你有时候分不清楚。
有一支队伍正在向洛阳的方向移动。步兵、骑兵、运送粮株辎重的骡、巨晰,冰火蜘蛛扯成一条长线,从得胜寨外经过,随着山势而曲曲折折,时隐时现,直到天和山相接的地方,望不见这条线的头尾。
牲口的铁掌踏在石头山路上,纷乱而有力,在草地上发出震响。
整个上午,他走了不少营盘,包括那些打造兵器和缝制甲、帐、旗帜和号衣的各色工匠营盘。早饭,他是跟中华堂矿兵们蹲在一起吃的。
这一营约有九千人,十之九是挖煤窑的,只有少数是烧木炭的。挖煤窑的人在楚西一带称做煤黑子,原是失业农民,替人挖煤,活路极重,生活极苦,时常有生命危险,以各地挖煤的矿工为主,还有开铜矿、铁矿、锡矿和银矿的工人,不断起义。
但正是这些人,才是敢拼敢死,刘流今天就要带着这些人打头阵,给南湘倭人一个下马威。
刘流知道自己虽然比这个时空的人多了些知识,但并不说明自己能打仗,会打仗,但狭路相逢勇者胜,下午只有不等南湘人站稳脚,便给南湘人迎头一击,打出他们的真火来,这个狭长的山谷正好打一下,然后撤出山谷,在外面仙人坪与南湘人决一死战。
南湘人做梦也想不到我设伏的地方不是这山谷,而是外面的平地。不过陪葬的还有那二十万御林军,这样大的饵,不怕南湘人不上勾。
刘流其实怕这些南湘人上当,他在山谷前十到二十里也埋了几十万斤**炸药,他可以守住这山谷,让这些南湘人驻营在外面,这样一样可以炸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