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
两天后大会群臣。秦木会又提出了废帝之说。又有史官一人,叩头反对。秦木会怒说道:“从前定策,延年按剑。你好大地狗胆。敢反对我地决定。你这史官。是想求名吧?是你地狗头嫌我地铁剑不锋利吗?”
那史官一急。一愣。居然当场就吓晕过去。秦木会蔑视地看了群臣一眼。刚要说话。下面有一人推案而起。“尹、光乃是先世地大贤。你算个什么东西。也能和他们相比?”
秦木会大怒。拔剑要杀那个口出狂言地家伙。忽然看到那人身后站着一个彪形大汉。身材魁梧。神采俊朗。正对自己怒目而视。秦木会不知怎地,心中发虚。于是迟疑了一嗅。收剑坐下。问道:“你是何人。敢阻挠朝廷决议?”
那人说:“吾乃执金吾是也。此等篡逆事情。人人可以过问。”说罢也不待秦木会答话,头也不回。径直离去。
这时候能够阻挠废立大计的元老重臣都已经被秦木会收拾得差不多了,秦木会也不怕那个人阻挠,于是秦木会开第三次大会群臣,请大皇子与太后同登闵德殿,令童日贝上表:“神启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子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沗大位。皇太后教母无仪统政慌乱。糜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六皇子离,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玉王,皇太后还政。请奉六皇子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读表以后,秦木会点头。命人扶大皇子下殿,解去他的玺绶,令他北面长跪,阶下听令。又令太后脱服候旨。皇帝与太后抱头痛哭,群臣忠义之士无不悲愤,但是现在秦木会势大,只好隐忍吞声。秦木会协六皇子登殿,接皇帝位,改年号为清启。
秦木会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部事务,后又自封郡王,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秦木会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加官进爵后,秦木会还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秦氏家族成员。
不久之后,秦木会在自己的封地修筑了与京都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高厚达9丈,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并规定,任何官员经过他的封地时,都必须下马,恭恭敬敬地对他行大礼,世人为之侧
虽然秦木会身边现在聚集了不少人,可是有才能的没有几个。秦木会对童日贝说:“我想成就一番事业,可是现在只有你能帮我,旁边溜须拍马的倒是不少,一个能用的也没有。我希望你能帮我探访一下天下的能人贤达。”
童日贝点点头,想了一会儿,说道:“典军校尉精通兵法,古文造诣深厚。曾在京都仗毙乱党,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出任骑都尉,征讨姬武,帅一营民壮抵挡数万敌人。典军校尉文武双全,实在是当今天下的奇才!”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为我所用。”
“主公且放宽心。据我所知,典军校尉在楚南为国相时,一心为国,没想到皇帝昏聩无能,居然把那些个贪官污吏全都平调了,并没有治罪。典军校尉心怀不满,这才弃官回家。只要我们笼络得当,未尝不是主公的一大助力。”
“怎么才能笼络他呢?珍珠金银,玛瑙玉石?”
“主公,那典军校尉身家丰厚,寻常财物根本看不到眼里。属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
“咱们亲家,不用搞什么玄虚了,直接说吧。”
“主公,您有两匹圣兽,一匹收了……”
“打住,打住,怎么你和那小子一样,老惦记我的圣兽呢。没有,圣兽没有!”
“主公……”
“甭劝,我知道、我知道: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嘛。可是我手里的圣兽,就剩这一匹了。”
“主公。有大荒草原在。还有您过去那么多朋友在。以后多少圣兽都会有了。”
“唉。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