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不应存在的人1
打听出来的,意外的事,这句话并不似当初褚玄想象着的那样多么机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没有人敢提而已。
而此时此刻,最清楚整个事端的人,蓝忠甫也正在自家的书房里面黯然神伤,他禁止任何人进入书房,他独自回忆着过去的那些事情,种种的过往让他此刻看起来竟是如此的深沉,和平日真的就是判若两人。
褚玄的父亲,名叫褚益阳。褚益阳算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将领之才,在开国初期,立下不少战功,建国之后被封为开国将军,其地位在当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只可惜,褚益阳却是一个极度刚愎自用的人,在朝中满朝文武中,不少人对他那种独断独行的做法都相当的不满。可是他也确实有能,战功也是显赫地摆在那里的,表面上大家对他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不曾多加言辞,即便是皇帝尉迟承德对他都忍让三分。再加上褚益阳本人是武将出生,对于那些复杂的心机,或者是收敛自己去讨好别人更是不屑一顾,以至于褚益阳日后也越发的不可一世了。
幸而褚益阳本是一个生性耿直的人,而且即使是独断独行,也从未出过什么差池,在生活方面,更是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住宅都是相当的朴素。所以,与褚益阳有过深交的人还是很愿意与他交个朋友的,当时,蓝忠甫便是他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而当时起义的三个领头人当中,也许是因为蓝忠甫实在是太没有什么领导的气质了,褚益阳倒是真的拿他当朋友看的了。
对于尉迟承德,褚益阳对他有着很明显的君臣意识,而且他总认为尉迟承德还不够成熟,于是免不了对尉迟承德有种长辈意识,于是就造成了他在朝中一直以重臣自居,对尉迟承德那些错误地决断更是毫不留情面的当面就喝斥,好多次都让皇帝下不了台。对于莫言,褚益阳这个大兵当初醉酒后说过一句话,却让蓝忠甫这个秀才哑口无言了:“莫言这个人啊,根本就是拿战场,不,拿所有事当儿戏,而且根本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虽然真的是非常厉害,但是这样的人,嘿嘿,我惹不起,只能躲着走了。”
对于蓝忠甫,褚益阳却是相当的喜欢。蓝忠甫也并非一个无能之辈,但是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态度,还有那种儒雅的气质,让褚益阳还挺羡慕的。私下里,褚益阳也认为也只有蓝忠甫这样身份的人才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蓝忠甫虽然表现出的总是那样碌碌无为,迂腐无能的样子,但是褚益阳天生的直觉却让他很清楚的明白,这样的蓝忠甫只是个幌子而已,蓝忠甫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才对,当然,对于蓝忠甫究竟多厉害,他也并不清楚。而蓝忠甫本人对褚益阳也算是挺喜欢的,蓝忠甫本就喜欢和褚益阳这样有话直说的打交道,况且褚益阳那种恐怖的直觉,其实蓝忠甫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本来褚益阳的生活算是非常地和美了,有一个贤惠的娘子,有了一双儿女,在朝中地位是如此的举足轻重。而后来却落得个被人血洗一门,差点连子嗣也不能留下,真的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彻底的悲剧。
波月国建国八年之后,尉迟承德私下救了前朝祺玉公主的事情泄露。当时在群臣之中闹出轩然大波,后来群臣死谏,逼得尉迟承德用毒酒赐死祺玉公主。但是对那个年纪尚幼的尉迟璟岚,尉迟承德却不惜一切地保住了他的性命,甚至将尉迟璟岚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当时死谏之首,除了一个花胡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当时的开国将军褚益阳了。只是在逼死祺玉之后,褚益阳随口一句:“一个小娃娃,就让他活着嘛!他总不能反了自己的老子嘛!”便打发了寻求统一战线的花胡。也是因为少了这根顶梁柱,花胡第二次的死谏没有获得任何的收获。本来事情在皇后花如月的调停之下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也就是这次,花胡有些迁怒于褚益阳,本就看他不顺眼,这一下更是结下了梁子。
在褚益阳看起来,花胡没有多少本事,不过是有个好女儿的好命老头而已,本就对花胡这个宰相很是不屑一顾。花胡当初其实有打算拉拢过褚益阳,却被褚益阳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日后,更是在诸多方面阻挠着花胡拓展着自己的势力,却在日后埋藏了一个隐患。
尉迟璟岚到了皇帝的身边三年之后,也就是尉迟璟岚大约十岁时,京城来了一位道士,很有一些仙风道骨的样子,白衣白衫,长须飘飘,很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神仙。
老道士其实并没有在京城出现,而是直接就出现在了皇宫的大门外。当时守门的侍卫根本就不敢对他有什么阻拦,一个个全都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是好。但是老道士还是儒雅地站在了门外,没有直接进去,只是逃出了一片小小的玉叶,打发了一个小侍卫进去通报而已。
老道士分明将这里当做了一个寻常的大户人家而已,可是小侍卫没有丝毫的抗拒的能力,还是进去通报了。
皇宫不比外面,这种通报那能轻易被传入,小侍卫只在侍卫首领那里传达了一下就被喝斥了。可是当小侍卫把玉叶掏出的时候,侍卫长却是犹豫着,接过玉叶,向更上一层去通报了。玉叶所过之处,所以想拒绝的话语突然都变得非常的无力,全部都被咽了回去。
终于,玉叶来到了尉迟承德的手中。谁知,当时正在早朝的尉迟承德见到玉叶之后,竟然丢下了一个大殿的大臣,匆忙从龙椅上快步走下,大喊着快请进来,人还朝着门外走去。
只是尉迟承德还未走出大殿,却被一个浑厚而又无比柔和的声音阻止了,老道士竟然从大殿的门外翩然走出,跨步走了进来。
“皇上乃一国之君,无论发生何事,均不该如此慌乱。”老道士谦逊有礼的抖了一下拂尘,施礼,“老道玉叶见过陛下。”
尉迟承德立刻上前扶起老道士,口中说着:“道长万万不必如此!道长远道而来,真的让承德受宠若惊了。”
皇帝在老道面前自称承德,这个老道是何许人也呢?玉叶道长,根本没有听说过。群臣都分外惊讶,议论纷纷,蓝忠甫却记起了尉迟承德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过去的一个故事。
尉迟承德尚且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小地方做了个小小的捕快,可是前朝昏暗,很快他便跟着当时一个揭竿而起的勇士参加了起义军。不久之后,便取代了那个勇士的首领位置,随后,凭借过人的武力,胆识还有机智,很快便掌握了几只分散的起义军,在四处的叛军中崭露头角。但是那时候的尉迟承德并没有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