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正云进住大院 小萌如影随形
三个人回到何老师家的时候,时间是十一点一刻。
“几位老师,你们接着往下说吧……”欧阳平对他们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刘小萌做通了皇甫文华的思想工作,不通也不行啊,刘小萌决心已定,她执意要跟着小李老师和徐老师搬到吴家大院去住,皇甫文华只得跟着;你看看,人的好奇心是多么的具有诱惑力,她们竟然也要跟在徐老师他们的后面做一回福尔摩斯。
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徐老师和小李老师本来准备两间房子一人一间,现在只有让出一间来给刘小萌和皇甫文华住,说不定,吴家大院还会有房客要搬走,一切看情况再说吧。
说搬就搬,第二天下午放学以后就开始动手搬。搬起来也很快,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最多的是书。每个人都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床,还有一个手提箱。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晚上要批改作业,写写东西,比如日记、信件什么的。一辆三轮车拖了三趟,小李和徐老师负责用三轮车拖,三轮车必须从油坊巷绕道而行,走刘家巷就近多了,只是刘家巷只能走人不能过三轮车。刘小萌与皇甫文华负责整理,加上旁边几位邻居大嫂的帮忙,对了,还有几个学生帮忙,天黑之前就搞定了。徐老师和小李搬进了东边那一间,皇甫文华和刘小蒙搬进了西边这一间。虽然还是两人一间,但和吴公祠的住宿条件比较起来,要宽敞、舒多了。
吴家大院住进了这么几个年轻人——就是徐海初老师的年龄稍大一些,可是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那股热情并不亚于那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如果把吴家大院比喻成一湾湖水的话,那么,这几个年轻人的到来就如同在这个湖里投进了几块石头,激起了一片又一片涟漪,指望有房客搬走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至少在短时间里已经是很渺茫的了。在他们搬东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伸头引颈,驻足观望,徐老师注意到,人们对他们的到来持欢迎而友好的态度,院子里的人已经不再那么行色匆匆,空气里面也有了一些生气与活力,后院里的人,尤其是几个直接和间接的邻居,还积极主动的帮他们搬啊、抬啊。
晚饭是在吴家大院斜对面的一家面馆里面吃的。回住处的时候,四个人顺便拜访了吴晓晨的家长,出于一种礼节上的考虑吧,在吴晓晨的家里,他们还碰到了吴校长,本来准备过一会去拜访他的。坐下来后,无非是一些客套话。吴校长虽然对他们的突然搬迁、尤其是对两位女同胞的到来感到意外,但还是表现出欢迎的态度,临走的时候,还邀请他们有时间到他那儿去坐坐。其实,吴校长的家就在吴晓晨家的斜对面,在一个院子,距离能有多远呢?是不是考虑到时候不早了,不早啊,才七点多钟,八点钟还不到。
徐老师走进吴晓晨家堂屋的大门,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了看堂屋正中上方的墙上,小李、刘小萌和皇甫文华也跟着朝那个地方扫了一下,那个地方贴着一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标准正面像。徐老师为什么要往这里看呢?因为,这里原来也有一张照片——和毛主席的正面像一般大小。以前——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一年,吴晓晨的大姐在徐海初老师班上读书。徐老师来家访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张照片。那张照片曾经是吴家的荣耀和骄傲,估计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被藏了起来了,或者被红卫兵抄家抄走了。那张照片的主人公按理应该是吴家的某一位光宗耀祖的人物,你想啊,挂在吴家大堂上的照片的主人公不姓吴还能姓什么呢?告诉你,错。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姓蒋名中正,他老人家正襟危坐在一张红木高背椅上,他身着黑色——或者是深蓝色长衫,因为照片是黑白的,脚穿黑帮白底的布鞋。在他的右后侧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晓晨的老爷——也就是她爸爸的老叔——她爷爷最小的弟弟,他一身戎装,立正姿势,左胸前挂满了勋章,足有十几枚。他的腰带上右边挂手枪、左边插腰刀,脚蹬马靴,英俊威武,仪表堂堂。吴晓晨的父亲曾经非常骄傲的告诉徐老师,这个站在蒋总统后面的人是他的老叔,曾经担任过将委员长的卫队长,是委员长如影随形的贴身保镖,他们吴家一共出了两个军人,还有一个是他的哥哥,二十岁的时候,跟着老叔去从军,先安置在一个海军舰艇上,准备磨练一两年,再作高就,如果不是时局动荡,他这个哥哥应该有大的造化,徐老师清楚地记得,当时,吴晓晨的爸爸还拿出了一个相册,里面有好几张他哥哥在军舰上面拍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给徐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张照片上的主人公,身穿臃肿的潜水服,胳膊肘里面抱着一个硕大无比的潜水帽,煞是威武,也非常神秘。
后来,老叔匆忙之中跟着老蒋跑到台湾去了,他的哥哥就离开军队,回到地方上,如果徐老师没有猜错的话,他的哥哥就是现在吴公祠小学的吴校长,因为吴晓晨他爸爸这一支只有两个男丁。当刘小萌和皇甫文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感到十分惊讶,他们的吴校长竟然会有如此非同寻常的经历,从来就没有听到吴校长提过只字片言,如果不是徐老师当年家访,如果不是吴晓蒙的爸爸随口而出的话,吴校长的这段历史将会被岁月所尘封,就像时间有意无意的要把陶师傅之死和韩老师之死的真相掩埋掉一样。不过,这也难怪,文化大革命吗。干的就是挖坟掘墓的勾当,祖宗三代都要挖出来仔细检查,你藏都藏不过来,怎麽还能随意展示呢?韩老师之所以委身于吴公祠小学不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吗。这样一想,吴家将当年的照片收起来。吴校长决口不提当年之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等一等,徐老师,你是说,吴校长曾经当过潜水员?”
“是啊。”
“是他弟弟---吴晓晨的爸爸说的吗?”
“老吴没有说,是我看过照片以后才知道的。不过,要想从老吴的嘴巴里面知道这个,也不是什么难事,找个机会问一下就行了。”
“你们暂时不要问,以后再说。”欧阳平道。
徐海初他们走出吴家的时候,吴晓晨已经被她妈妈从她姑妈家接回来了;这吴家大院的气氛好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那种令人压抑、令人窒息的感觉没有了。他们到底是来捉鬼,还是来吓鬼的呢?徐老师他们又开展起了自我批评。为什么要堂而皇之的、敲锣打鼓的搬进吴家大院呢?这不是打草惊蛇、鸡鸣吓鬼吗?徐老师和小李甚至后悔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