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和前朝皇帝比,这是勉励他,还是嫌他笨?
哼!
第161章 (一更) 追封……
居然敢嘲笑他, 林风翻翻白眼,打算等以后自己做了皇帝,就丢和凝去政事堂给冯相打下手去, 并且让冯相使劲使唤这家伙,累死这家伙。
哼,林风头一昂, 大人有大量的走了。
和凝嘴角微抽,他不过就说说, 这家伙突然闹什么脾气啊!
和凝摇摇头, 干脆也回去了。
……
林风虽然刚开始对将来要当皇帝这事很是忐忑, 可跟着他爷爷在端明殿学习了一段时间后, 居然觉得在古代当皇帝也算是个不错的职业。
大概是受前世电视剧和影响, 以前林风但凡想起皇帝,第一印象就是天天各种政务、各种奏折, 生活也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林风自家知自家事,他的性子, 是真不适合。
可如今一看, 政务是政事堂的,奏折也是宰相批, 他只要每天御览一下,按个玉玺就行了, 而生活,也平和无比,毫无勾心斗角,甚至只要他不乱开后宫, 各种宫斗剧也没生存的土壤,连后宫下黑手都不必担心,这让林风顿时信心大增。
当皇帝,好像也没那么难么!
当然,也不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就像他皇爷爷说的,军权得握好。
军权这个问题,林风在枢密院这么久,如今又跟着他皇爷爷,朝中的军权也算一清二楚,如今除了北方契丹、南方吴国和蜀中那个阳奉阴违的外部问题,朝廷内部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将居功自傲问题。
说起这事,前世林风和大多数人一样,听到位高权重的将军居功自傲,不把新帝放在眼里,首先反应就是觉得这家伙是个大反派,不识好歹,不知道恭谨,也难怪新帝非要弄死他,可到了这世,真正上过战场,林风才明白,为什么有些老将会居功自傲。
想想,当你出生入死,多次被扎成刺猬,好不容易拼死拼活在战场上打了胜仗,并且成功辅佐自己的主公当了皇帝,你觉得你功大不?
肯定觉得自己功大啊!
这是我陪皇帝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啊!
皇帝在时,可能这种感觉还轻一点,毕竟是跟着皇帝打仗,皇帝功更大,可当他儿子继位,他儿子又是个连战场都没上过的娃,想到这小子什么都没干,就凭是皇帝儿子,就能接下你和皇帝一起出生入死打下的江山,这放在谁身上,谁也心里不平衡啊!
因此老将居功自傲,简直是一个普遍现象。
当然也有一些心里敞亮的,知道谦逊恭谨,可这也得够聪明,又不是所有将领都有这个脑子。
所以历朝历代开国,前几十年,都要面对开国功臣尾大不掉的问题。
林风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将来继承人,这可能会是他遇到最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地方军队势力过大也是个问题,由于前朝末年动荡时间太长,朝廷这些将军还好,当初兵力都是朝廷给的,还受朝廷约束,而地方许多军队,说是朝廷军队,更像是私军,朝廷调得动,却收不来,所以地方军队兵权过重也是问题。
再加上北有契丹、南有吴国,还有蜀中那两个想独立没胆子,不独立又想自己当土皇帝的家伙,兵权这一块,确实比政务更棘手。
可是,林风反而喜欢现在这个状况,他善武不善文,再加上兵权这块虽然复杂,可对付的终究是一群大老粗,而且兵权中最大的一支,还被他皇爷爷牢牢握在手里,所以林风反而有信心能处置好。
因此,林风觉得,在古代当皇帝,也还不错!
他完全可以胜任嘛!(林风自信脸)
*
这日,林风和往常一样,跟着他皇爷爷在端明殿处理政务。
跟着他皇爷爷在端明殿也有小半个月了,林风还发现这朝代当皇帝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天天上朝,甚是也不必天天来端明殿处理政务。
本朝自开国起,就延续了前朝一个月上两次朝的优良传统(初一、十五),期间先帝和他皇爷爷也不是没想着勤勉一些,改五日一朝,可没改几天,群臣就受不了,觉得五日一朝太过辛苦,而且不止群臣,皇帝也吃不消,所以无论先帝还是他皇爷爷,最后还是一月上两次朝。
而不上朝时,如果有政务需要禀报皇帝,一般就是在端明殿处理。
不过就算在端明殿,也不是必须天天来,因为除非有急事,政事堂一般会隔几天才送一次奏章,所以寻常时间,皇帝只要三五天来一次端明殿就好。
这么算下来,只要朝廷别发生什么大事,皇帝简直是可以说是个十分清闲的差事,说做二休五都不为过。
林风狂喜,这对于前世996的他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林风都想哼个小曲,庆祝一下了。
不过还没等林风庆祝,大概看不得他这么清闲,突发事情就来了。
端明殿
内侍捧着一份八百里加急,匆匆进来。
皇帝一愣,最近又没打仗,怎么会有军情呢,难道是北方契丹又不老实了?
皇帝直接接过装信的布袋,扯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卷轴。
展开一看,皇帝脸色巨变,手中卷轴啪得一下掉在地上,“符老将军去了。”
说着,皇帝眼泪就下来了。
林风忙过来了,“皇爷爷,节哀。”
符老将军是和他皇爷爷同龄的老将,亦是和他皇爷爷多年的袍泽,当初先晋王时,两人就经常一起南征北战,后来先帝继承晋王,两人亦是跟着晋王打天下,后来先帝登基为帝,符老将军就被封为幽州节度使,镇守幽州,而他皇爷爷则是封为成德节度使,镇守成德,后魏博叛乱他皇爷爷兵变做了皇帝,两人才成了君臣,可两人的情谊,却是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