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往后两年的计划。

族,在徐州干的非常好,不会来投靠刘备的。

….

这跟历史上不同。

历史上刘备到了徐州的时候,那个时候陶谦快死了,糜家急需找一个人来依靠。

他们就看上了刘备,认为刘备必成大业。

所以,才会有历史上那种又送妹子又送钱送人的事情。

可是现在,糜家对刘备无所求啊。

根本犯不着。

毕竟现在陶谦还硬朗着呢。

尹籍要留给刘备,不能把外交天团的人都给弄到洛阳来不是,总要给刘备留上一个。

朝中大臣固然多为豪强世家出身,但是寒门出身的也不是没有。

官位不高就是了。

不过这不重要,官位高的陈元还不去结交呢。

结交的就是这种官位看着不高,但是岗位却有些重要的人。

比如说城门校尉,比如说个廷署的左贰官,或者实际上干活的那些主事什么的。

这些人很多的出身都比较寒微。

能够做上官,都是有能力和一些声名的。

这时代的寒门弟子想要出头是非常难的。

比如说王充。

王充这个人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只是因为政治主张跟上司不符,加上出身「细族孤门」,所以就被打压了。

一生当中最大的官就是郡功曹。

甚至被打压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官,回家读书治学去了。

也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一位大思想家。

论衡便是他的着作。

充之天才,非学所加,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白、司马迁,不能过也。

所以,寒门出身还能混到洛阳来的,那就不仅是能力出众了,为人也必定是非常有手段的。

这样的人才是陈元需要的。

这里面有一个人是陈元最为看重的,那便是朱儁。

虽然此人有些好杀,但是能够从一介寒门成为大汉最后的三位名将之一,可想而知此人能力有多强。

毫不夸张地说,东汉的中央军能够在三个人手里发挥出最强的战力。

皇甫嵩、卢植和朱儁。

皇甫嵩和卢植都是豪强出身。

只有朱儁出身寒门。

现在的朱儁正在河内郡当太守呢。

上一次干掉司马氏的时候,对于荆州的行动,朱儁可是装作没看见的。

陈元也要承他的情。

至于说朱儁为什么装作没看见。

理由很简单,司马氏在河内影响太大。

朱儁这样的寒门出身弟子,一旦成长起来,对于豪强门阀带着一种天生的敌视。

只不过因为豪强门阀势大,不好出手就是了。

有陈元出手,朱儁还巴不得呢。

可以以此为理由,攀上关系的。

多加拉拢,日后不难把朱儁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

说实话,汉末三大名将,都是可以拉拢的。

卢植就不说了,刘备的老师,天生就站在刘备这边的。

朱儁是寒门,荆州推行的政策就是抑制豪强,这有利于寒门崛起,朱儁自然也会倾向于刘备。

….

即便是皇甫嵩此人,也是可以拉拢的。

因为这家伙是一个铁杆保皇派。

只要刘宏这一系的人都死干净了,到时候皇甫嵩就不难选择把刘备作为下一任天子的不二人选。

拉拢这三人的意义在哪里?

就在于那最后的东汉中央军。

北军五校。

人数不是太多,大约就是几万人左右。

少的时候一万多人,多的时候数万人。

如今为了镇压黄巾,北军已经扩编到了三万人左右。

不要小看这三万人。

说真的,这三万的北军可以碾压几十万的黄巾。

就算是西凉军,北军也可以以一打二乃至打三。

这可是朝廷依之镇压四方的根本。

北军五校,进入的标准非常严苛。

首先要是六郡良家子。

其次,便是要八品的修为。

是的,没看错,普通士兵就要八品修为。

进入北军之后,要经受严格的训练,兵阵的训练。

还会下发一整套的武器装备。

人人披甲,还有不同的兵器,长矛,铁盾,长戟,骑兵,弓弩兵等等。

总之,北军五校是一支非常强大

的战力。

如果能够把这支军队掌握在手里,就可以短时间内扩编出一只足以横扫天下的强军来。

因为北军五校的小兵放在普通军队中就可以做什长乃至屯长了。

三万北军,扩编成一只十万的军队,战斗力下降不了太多,而且可以迅速的形成战斗力。

陈元来洛阳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拯救这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历史上这支军队后来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很大原因便是因为董卓的乱搞。

陈元这一次可不能让董卓把这么一只强大的军队给搞没了。

金风卫给郭嘉,拉拢朝中大臣的事情交给简雍和孙乾。

至于安插重要关隘将领的事情,那就要陈元自己亲自去做了。

不过这个急不得,需要慢慢经营。

有差不多还有两年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对了,还要在此期间多搞一些人才。

比如说还在河东做小吏的徐晃,在并州的贾逵,陇西的王双等等。

这些人现在都还没有发迹,甚至都还很困苦。

尤其是贾逵,估计现在还处于一种饥寒交迫的境地之中。

只要陈元愿意对这些人伸出手,必定可以把这些人笼络到麾下。

还有一个人物叫做田豫。

这个人是刘备的好友,没有道理不把他搞来。

之所以先前没有把他搞过来,是因为这家伙的老母亲生病了,不能远游。

现在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