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之罗网我之陷阱

“敌袭!”

刚冷静下来的兰春和其他甲兵又惊着了。十几名手持弓箭的甲兵无不慌得一批,他们想都不想,胡乱的对着竹林里就是一通乱射。一时间,道路两侧的竹林内羽箭如蝗,“嘣嘣嘣”的弓弦声和箭枝的呼啸声不绝于耳。

而在竹林深处,一个从头到脚披着白色伪装服的行动组成员正仰面朝天躺在雪地上。他用左脚蹬着一把外形怪异的弩弓前端,双手用力拉动拴在弩弦上的两根绳子,悄无声息的完成了上弦,随后又从弩弓下方挂着的箭袋里取出了一支箭放入凹槽里。

接着他慢慢直起上身,也不理会从那些从头顶飞过的羽箭,对着道路上的一名清军上半身瞄了片刻,然后就扣动了扳机.

此时在随园里的天风阁内,已经听到爆炸声的高六庚正在通过步话机和前方的两个小组联系。虽然从天风阁这里听上去就像是有人在远处放炮仗,可高六庚心知肚明,那是己方的手榴弹。

当他得知只是清军触碰了机关,并没有展开交火,原本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也不怪他担心,雪这么大用不了无人机,清军大部队的具体动向无法得知。况且对方人多势众,自己这边总共才十个人,弹药有限;虽然设置了一些陷阱,可只能制造点杀伤,对总体而言谈不上伤筋动骨。再说陷阱总有用完的时候。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清军发起狠来,趁着雪大发起多轮进攻,豁出去用人命填。要是那样,他就只能带着袁枚一家从清凉门杀出去。

是的,他来之前,特意安排了两个人在清凉门外码头上的一条平底船里守着,为的就是顶不住的时候坐船跑路。

虽然高六庚和他的队员们身手都很不错,包括他在内的好几个人还都是高手。可当他们去过北海镇见识了一次连级规模的演习后,就明白在战场上功夫再高也是白搭,最多能靠着身手灵活,比别人多些活命的机会。

他来到二楼朝南的窗户前,打开半扇,对着小仓山南麓的茂密竹林暗暗出神,脑子里想的都是该怎么穿过这片竹林而不被发现,再把山顶上那两门劈山炮解决掉。也就是这会雪大,山上的清军炮手看不清这里,无法瞄准。

负责操作无人机的队员这会已经化身为报务员,只见他一手拿着听筒,一手缓缓转动便携电台上的波段旋钮。几分钟后,他眉头一展,对高六庚道:“队长,接通了。”

高六庚搓了搓有些冰凉的双手,关上窗户来到桌案前,拿起听筒刚“喂”了一声,就听到那头有人道:“我是王长生”

几分钟后,高六庚放下听筒,对报务员道:“你先在这里守着,我出去一会,有情况随时联系。”

“是。”

高六庚说完,便从地上放着的一个背包里取出两颗木柄手榴弹,插在后腰的插挂袋里;接着又往胸前的弹匣袋里插了两个弹匣,系上带兜帽的白色披风;最后拿上了步话机别在胸前,又抄起了桌案上的那把短小的黑色冲锋枪。

话说情报局给行动组的这帮“大侠”配备的武器除了用上好钢材打制的匕首、飞镖、飞刀、袖箭、飞针,还有就是来自另一时空的复合弓弩和少量带消音器的自动武器,比如AKS-74U。

这枪好就好在短小精干,有快速拆卸的消音器,枪托折叠后全长才0.49米,非常便于隐藏,而且火力凶猛,穿透力足够,实在是出门旅行、搞秘密行动的必备利器。

不光是情报局,如今北海军特战营的主武器也是它。毕竟在丛林里拿着制式步枪不利于快速出枪,只不过人家用的是加装了红点瞄准镜的改进型号,有的还配备了一个30毫米的消音榴弹发射器。

此时在天风阁的一楼,对远处爆炸声毫无察觉的袁枚一家七口都挤了在东侧屋内,屋门虚掩;而袁府的几个仆人、厨子和三家佃户等一大帮人都挤在厅堂里,围着两个炭火盆取暖。此刻厅堂内除了木炭燃烧的噼啪声,所有人都是凝神静听,竖着耳朵听屋里的袁枚讲故事。

“.眼看就要被俘,忽然天降一神兵,给他指了条逃生路。那武将果然逃出生天,于是对天叩头感谢,求问神将高姓大名,仙籍何处,发誓回家后定当每日焚香叩拜,香花净水供养。神将被其诚意所感,随即现身,自称乃是‘垛子神’。”

此时就听屋内一女人打断道:“老爷,何为‘垛子神’?”

另一个男声道:“阿母,就是射箭用的靶子。”

女人诧异的“哦”了一声,语气听上去很奇怪还有这么一路神仙。这时就听袁枚操着沙哑的嗓音继续道:“武将虽是感激涕零,却有一事颇为不解,便问那神仙,不知下官何德何能,敢劳垛子尊神相救。”

讲到这里,袁枚突然停下了,就在众人诧异时,他又慢悠悠的道:“垛子神说,某是专程来报答的,感汝平日里在教场从不曾伤我一箭。”

屋内屋外众人愣了片刻,随即便一阵哄堂大笑,令原本压抑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高六庚习武多年,耳聪目明,站在二楼的楼梯口听的清清楚楚。忍俊不禁之余,心中也对袁枚泰然处之的心态很是佩服。然而当他下到一楼,厅堂内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这货一身丛林冬迷彩,头上戴着钢盔,上身穿着战术马甲,左肩的位置倒挂着一把黑色手柄和刀鞘的匕首,右大腿外侧挂着把手枪,手里还拎着一把,看上去杀气腾腾。别说人了,佃户家的两条狗都不敢叫了,夹着尾巴缩在主人脚下瑟瑟发抖。

正在大眼瞪小眼之际,就听“吱呀”一声门响,穿着鹤氅的袁枚拄着拐杖,在长子袁通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这老头中午叫花鸡也吃了,酒也喝了,还眯了一小觉。醒来后看到家人都是愁容满面,这才讲了个笑话逗大家开心。

“仁兴贤侄,伱这是?”

“去山下转一圈。”

高六庚之所以叫“六庚”,是因为他是庚寅年白虎日生人,而白虎在中国古代的另一种叫法就是“六庚”。《艺林伐山》上说,六庚为白兽,在上为客星,在下为害气。

当年他捐了监生后,就请县里的教谕给自己起了个字。“仁兴”二字源自《晋中兴书》,里面说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

袁通一脸忧虑的道:“仁兴兄,可是官兵来了?”

高六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