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异推理 > 门神

第一章

我看着她手上戴着的金色手环。

再想起她平日里一直伪装出的穷苦百姓人设。

只觉得阵阵发笑。

但凡是个明眼人,在她平日里直播带货的时候都能看清她。

说白了,她只不过是靠讹诈这些大企业大公司赚取利益罢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

她的声音突然拔高八度。

“喂,你说什么,我马上到!”

挂断电话后,她瞬间切换成悲痛欲绝的表情。

“医院刚通知,我女儿出车祸了!”

她冲出站台,把所有人都晾在了原地。

吴英桂这一出女儿出车祸的戏码又把直播间的热度拉了回来。

弹幕里满是安慰和同情。

看着她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暗付。

这女人真是把对舆论的操控用到了极致。

但我并不打算放弃。

回到报社,我立刻整理材料写了篇报道。

我要揭开吴英桂这所谓维权博主的真实面目。

联系了高铁方面,我取到了完整的监控录像。

与此同时,吴英桂的热度在网络上持续攀升。

她在网上发了一篇长视频。

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在高铁上是遭遇。

她把女儿出车祸的事添油加醋地讲了一番。

“因为高铁公司一直急着发车,我给女儿打电话。”

“她紧着往这边赶,结果在过马路的时候一个没留神。”

她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命运多舛、却又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

网友们被她的言语所打动,纷纷在评论区底部留言支持她。

甚至还有人自发组织为她捐款,要为她讨回公道。

我把写好的报道初稿拿给主编看。

主编皱着眉头看完后,摇了摇头说。

“这篇报道虽然有料,但吴英桂现在太火了。”

“发出去舆论虽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报社将承受压力。”

我紧握拳头,心中十分不甘心。

“那她这种欺骗大众、恶意碰瓷的行为难道就不该曝光?”

主编沉思片刻。

“你最好再调查一下,等证据链完整了我再考虑。”

我听从主编的建议,开始暗中调查吴英桂的社交圈子。

通过一些关系,我来到了她的老家。

3

据她的亲戚说,吴英桂已经是个惯犯了。

她的背后是一个小团队在运作,其业务十分繁杂。

医闹算是他的核心产业,她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医院蹲点。

一旦有病人不幸离世,吴英桂一行人便如饿狼般冲进去。

在病房里哭天喊地,制造混乱,向医院勒索巨额赔偿。

有时候他们悄悄潜入超市,往食物里偷偷塞入异物。

随后装作消费者索赔天价的精神损失费和医药费。

有一次他们更是胆大。

吴英桂在飞机上佯装发病,最终迫使航班返航。

结果刚下飞机,吴英桂就立马变了脸。

开始朝航空公司狮子大开口索要赔偿。

此外,吴英桂还开发了一款名为”维权宝”的应用。

在这个应用上面,用户可以对网购的商品申请仅退款。

从在餐厅卫生安全问题索赔,到在商场投诉服务补偿。

各种闹事项目一应俱全,并且按照闹事难度明码标价。

吴桂英仅凭这应用软件,几乎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事后,他们还有专门运营短视频的团队。

他们精心设计剧情,利用吴英桂在网上的人气来引发关注。

最后再通过公司补偿和粉丝打赏从中获取利益。

我从吴英桂老乡的口中打听到了她女儿住院的地址。

透过单人病房门口的小窗,虽然绷带缠着脸。

但是依稀能看见躺在病床上的人正吃着哈根达斯。

想到新闻报道上那个浑身打满石膏的形象。

我十分确定这是她为了摆脱高铁上的困境而编造的谎言。

她的女儿虽然绑着石膏,但举止完全不像一个病人。

拍下了几张照片,作为又一有利的证据。

就在我以为掌握了足够证据,可以将她真面目公之于众时。

一双干枯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

刚才拍的入迷,不知何时吴英桂竟出现在我的身后。

她一改往日在镜头前的泼辣模样,脸上堆满了笑容。

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威胁。

“你就是在高铁上的那位记者吧,我记得你。”

“既然你都看见了,那我们不妨聊聊?”

我悄悄把相机的储存卡取了出来,尴尬地笑了笑。

“我觉得我和你没什么聊的”

“记者同志,咱们都是聪明人,何必把事情做绝呢?”

“你要是发了那篇报道,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不如交个朋友,有好处一起赚。”

我冷冷地看着她。

“吴女士,你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公众现在需要得到真相。”

吴英桂的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