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时光在慈安宫冰冷的琉璃瓦下悄然流逝。转眼,萧钰登基已近一年。宫墙外的四季更迭,似乎与这被重重规矩和无声硝烟笼罩的宫殿绝缘。只有萧钰日渐抽条的身高,和他眼中那日益沉淀的、与年龄不符的复杂光芒,昭示着时光的流动。
在谢昭昭严苛如铁的“糖鞭教育”和陈嬷嬷无处不在的刻板规训下,萧钰如同一株被强行修剪、朝着特定方向扭曲生长的幼树。
他不再轻易哭泣。当描红的笔再次因颤抖而落下墨点时,他会死死咬住下唇,小脸绷得紧紧的,直到将那一笔艰难地描摹到近乎完美。
他背诵经义的速度越来越快,吐字清晰,甚至在陈嬷嬷刻意的刁难下,也能完整复述出昨日太上皇随口提及的一句《尚书》注解。
他的小身板在繁重的课业和严苛的礼仪训练下,依旧单薄,却挺得笔直,行走坐卧间,已隐隐有了几分“规矩”的影子。
谢昭昭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萧钰的进步是显著的,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她和陈嬷嬷灌输的一切——知识、规矩、敬畏。他看向她的眼神,依赖依旧,但那份依赖深处,已悄然滋生出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权威的驯服和小心翼翼的讨好。
这让她满意。
然而,这种“满意”之下,是日益焦灼的危机感。
任务倒计时:3349天……
脑海深处,那冰冷的倒计时数字日夜不息,如同悬颈的利刃,每一次跳动都切割着她的神经。
一年了!
萧钰的进步在她眼中还是太慢!
他学会了守规矩,学会了畏惧,学会了讨好,但他离系统要求的“最优秀、最符合标准”的帝王还差得太远!
他缺乏帝王的格局、决断、心机!
他更像一个被精心雕琢的傀儡雏形!
更让她如芒在背的,是太上皇萧彻那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审视。陈嬷嬷每日都会将萧钰的一言一行、课业进度、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事无巨细地汇报给慈庆宫。
谢昭昭感觉自己仿佛在透明的牢笼里表演,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萧彻那双深潭般的眼眸之下。她精心编织的“依赖”之网,在太上皇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她需要突破!需要让萧钰展现出足以让太上皇侧目、甚至忌惮的“天赋”!她需要证明,她的“养成”方向,才是造就“明君”的正途!这不仅仅是为了任务,更是为了在这扭曲的权力平衡中,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
机会,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悄然降临。
按照惯例,萧彻每月会在天气晴好时,于御花园的“澄瑞亭”小坐片刻,喂喂锦鲤,看看花草,算是难得的闲暇。
这也是他唯一可能“偶遇”萧钰的机会。
“钰儿,”谢昭昭放下手中的奏报(依旧是那些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看向正在陈嬷嬷监督下,一丝不苟地临摹《兰亭序》的萧钰,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刻意营造的柔和,“今日春光甚好,随母后去御花园走走可好?总闷在屋里,仔细闷坏了。”
萧钰握着笔的小手一顿,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出去玩!这是多么奢侈的“恩典”!他立刻放下笔,小脸上满是期待,却又习惯性地先看向陈嬷嬷,带着一丝询问和小心翼翼的讨好。
陈嬷嬷刻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躬身:“太后娘娘慈爱,体恤圣躬。只是陛下课业……”
“无妨,”谢昭昭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劳逸结合,方能长久。陈嬷嬷也一同去吧,正好看看这春日景致。”她的话堵死了陈嬷嬷的反对,也将其纳入监视范围。
“是。”陈嬷嬷垂首应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一行人来到御花园。春日的阳光暖融融的,百花争艳,蜂蝶飞舞,一派生机盎然。这久违的自由气息让萧钰的小脸兴奋得泛红,他努力维持着帝王的仪态,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好奇地张望着四周。
谢昭昭牵着他的手,看似随意地漫步,实则目标明确地朝着澄瑞亭的方向而去。
果然,远远便看见澄瑞亭内,太上皇萧彻一身玄青色常服,正凭栏而立,手中捻着鱼食,随意地洒向湖中。他身姿挺拔,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冷硬而威严。高无庸如同影子般侍立一旁。
谢昭昭的心跳微微加速。她捏了捏萧钰的手,示意他安静,然后带着他,以一种“不期而遇”的姿态,缓步走向澄瑞亭。
“儿臣(孙儿)参见太上皇。”谢昭昭与萧钰在亭外停下,依礼参拜。
萧彻闻声转过头,目光在谢昭昭身上停留一瞬,随即落在了她身侧的萧钰身上。那目光深沉如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起来吧。”他的声音平淡无波,“今日倒巧。”
“是,看天气好,带钰儿出来透透气。”谢昭昭含笑应道,牵着萧钰走进亭中。
萧钰被萧彻的目光看得有些紧张,小手紧紧攥着谢昭昭的衣角,小身板挺得笔直,努力做出沉稳的样子。
萧彻的目光扫过萧钰略显苍白却紧绷的小脸,又看了看亭外争奇斗艳的花丛,忽然开口,语气随意,却带着考校的意味:“钰儿,你看这满园春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可知为何?”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隐含深意的问题。问的是自然现象,考的却是观察、思考和表达。
陈嬷嬷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紧紧盯着萧钰。
萧钰的小脸更白了,他下意识地看向谢昭昭,眼中流露出求助和不安。谢昭昭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递给他一个鼓励的、带着安抚意味的眼神,手指在他掌心轻轻按了一下——这是她们之间的小暗号,代表“别怕,照你自己的想法说”。
萧钰接收到了信号,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想起母后曾严厉教导他:“为君者,遇事当有主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