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井里的这个猴子,也是假的吗?”
夜风,在这一刻停了。
林间的虫鸣,也仿佛被扼住了喉咙。
李长安站在井边,身形挺拔如松,道袍在凝固的空气中纹丝不动。
他没有看孙悟空,也没有看井。
他的视线,落在脚边一块拳头大小、布满青苔的石头上。
没有人知道,他那藏在宽大道袍下的手,指节已经捏得发白。
因为祖师的目光时刻落在这里。
这个问题,也就成了一道绝杀。
它不再是“道”的思辨,而是“我”的根源。
答是,则孙悟空道心动摇,陷入虚无。
答不是,则与方才“井月为假”的论调自相矛盾。
无论怎么答,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一个不慎,他五百年的“守拙”,便会在此地,被这只刚开灵智的猴子,彻底戳穿。
奶奶的,这都第几次了?
还有完没完?
相当咸鱼就这么难吗?
孙悟空自然是听不到李长安心中所想,他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催促。那双清亮如星的眼瞳,倒映着李长安的身影,充满了最纯粹的探求。
他在等一个答案。
一个能为他刚刚建立起来的道心,立下第一块基石的答案。
许久。
李长安终于动了。
他弯下腰,将脚边那块青苔遍布的石头,慢慢捡了起来。
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了石头上沉睡的岁月。
“悟空,这是什么?”
他将石头递到孙悟空面前,声音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孙悟空一怔,下意识地回答。
“是……一块石头。”
“它在井外,是石头。”
李长安收回手,走到井边,将石头悬于井口之上。
清冷的月光下,石头在水面倒映出一个模糊的、深色的影子。
“它在井上,影子在井里,它还是石头吗?”
“……是。”
孙悟空的回答,多了一丝迟疑。
李长安没有再说话。
他松开了手。
“噗通!”
一声清脆的水响,打破了深夜的死寂。
石头沉入井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水面剧烈地晃动起来,那轮皎洁的圆月倒影,瞬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化作万千流动的银片。
孙悟空自己的倒影,那只井里的猴子,也在这片破碎的银光中扭曲、消散,不见了踪影。
孙悟空的心,也跟着那破碎的月影,猛地一颤。
井里,什么都没有了。
只有一圈圈不断扩散,又渐渐平息的波纹。
“井里的月亮,碎了。”
李长安的声音,在水波彻底平复后,悠悠响起。
“井里的猴子,不见了。”
他看着孙悟空,目光平静如这口古井。
“可天上的月亮,还在吗?”
孙悟空猛地抬头,天上,明月依旧高悬。
“那井外的猴子,还在吗?”
孙悟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毛茸茸的触感无比真实。
“……都在。”
“那块石头呢?”
李长安指向深不见底的井中。
“它沉下去了。你看不到它,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了。那它,还是一块石头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晨钟暮鼓,在孙悟空的心湖中轰然敲响。
是啊。
石头沉下去了。
它的影子没了,它自己也从视线里消失了。
可它……就不是石头了吗?
不。
它还是。
它只是沉在了黑暗的井底,静静地躺在那里。
无论水面是平静还是晃动,无论水中有月影还是无月影,无论有没有人能看见它。
它,始终是它。
那块独一无二的,长满青苔的石头。
孙悟空的呼吸,在这一刻变得急促起来。
他那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片已经恢复平静,只剩一轮圆月的水面。
他看见了。
井里的猴子,是倒影。
倒影的存在,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他这只“真猴子”,另一个是这汪“井水”。
井水是“境”,是外界,是别人的目光,是一切能映照出“我”的东西。
当石头落下,水面晃动,“境”乱了,倒影便也乱了,消失了。
可他这只“真猴子”,这个“我”,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改变。
原来……
井里的猴子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井外的这个猴子,永远是真的!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通透感,从孙悟空的灵台炸开,瞬间贯通四肢百骸,流遍每一个毛孔。
他那颗刚刚萌芽的道心,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最坚实的根基,疯狂地扎根、生长!
他明白了何为“真我”。
真我如石,不因外境而变,不因倒影而惑。
孙悟空眼中的最后一丝迷茫,彻底散去,取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