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岳洋盯着朱慈烺手中的枪,仔细端详片刻,摇了摇头:“回禀殿下,属下从未见过这般物件。”

高文采搓了搓手,笑着问道:“殿下,能否借臣仔细瞧瞧?”

“当然可以。”

朱慈烺将燧发枪递了过去。

高文采比岳洋见识更广,捧着枪翻来覆去地打量,只见这物件通体乌黑,造型奇特,前端有枪管模样的部件,却没有传统火铳的药池和引线,他迟疑道:“看着倒像手铳,可又不太像......”

说着,竟下意识地举枪对着岳洋的脑袋比划起来。

“不可!”

朱慈烺大惊,连忙伸手将枪夺了回来。

这燧发枪早已上膛,万一高文采误触扳机,岳洋的脑袋当场就得开花。

见太子如此紧张,高文采和岳洋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脱口而出:“火铳?”

朱慈烺笑着点头:“不愧是锦衣卫,有点见识,算是猜对了一半。岳洋,去三十步外竖一块木牌来。”

“遵命!”

岳洋立刻找来一块半人高的木板,在三十步外稳稳立好。

朱慈烺端起燧发枪,对他说道:“闪开些。”

岳洋虽猜这是火铳,却不信一个七岁孩童能熟练用枪,连忙退到十几步外,远远观望。

“砰砰砰——”

连续五声清脆的枪响划破长空,岳洋刚立好的木牌瞬间被打得木屑飞溅。

他慌忙跑过去查看,只见木板上赫然出现五个拳头大的窟窿,孔洞边缘焦黑,显然是被高速弹丸击穿。

岳洋惊得张大嘴巴,失声叫道:“老娘哎!这竟是连发火铳!”

高文采和其他锦衣卫也涌上前,看着木牌上的孔洞,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强劲、还能连续射击的火铳,纷纷对着朱慈烺跪倒,齐声高呼:“皇太子威武!”

“都闪开。”

朱慈烺又从系统仓库中取出一杆线膛枪,熟练地装上米尼弹,对准木牌再次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子弹穿透木板,在远处的山石上溅起火星。

这一次,众人不仅被枪法和火器威力震撼,更对朱慈烺“空手取物”的本事感到惊奇。

刚才明明没见他携带武器,火铳却像凭空变出来的一般。

锦衣卫们再次跪倒磕头,满脸敬畏:“皇太子威武!殿下定是神仙下凡!”

朱慈烺摆了摆手,笑道:“平身吧,哪来的神仙?孤和你们一样,都是凡人。方才的火器,不过是藏在衣袍里罢了,不必这般夸张。”

锦衣卫们看着太子宽大的龙袍,倒也信了这番说辞。

唯有高文采心中存疑,昨日太子锤杀骆养性时,那柄擂鼓瓮金锤足有数十斤重,绝不可能藏在衣袍里。

可太子都这么说了,他也不便深究,只当是自己眼花看错。

朱慈烺见众人半信半疑,也不再纠结,对岳洋吩咐道:“让他们在此跑圈训练,两个时辰后,你带人去钟粹宫领火铳。”

“遵命!”岳洋躬身应下。

朱慈烺不再多言,带着胡宝、袁贵转身离开了万岁山。

回到钟粹宫,李若琏早已等候在此。

见太子回来,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殿下,温体仁大人去过镇抚司,要求释放那些被关押的文官,这是他送来的银票,您看是否放人?”

“哦?效率倒挺高。”朱慈烺有些意外。

以往大明内阁办事拖沓,今日却如此迅速。

他接过银票一数,足足三十五万两,不由得笑道:“卧靠,这下发财了!”

李若琏没听懂“卧靠”是什么意思,只是疑惑地看着太子:“殿下,是否要放那些文官?”

朱慈烺狡黠一笑:“放,当然要放。不过,让他们每人写一封认罪书,签字画押后再放。若是不肯写,就继续关在昭狱,让锦衣卫好好‘伺候’。另外,这五万两银子,给你们用作发展情报的经费。”

李若琏瞬间明白太子的用意,让文官写认罪书,既是留作日后牵制他们的把柄,也能在崇祯康复后,以此证明处置文官并非无理取闹。

他心中暗爽,连忙躬身领命:“遵命!”

待李若琏离开,朱慈烺盘算起来:如今手中已有抄家得来的八十多万两白银,加上温体仁送来的三十五万两,财力已然充足。他打算拿出二十万两银子献给崇祯,这次处置文官、整顿锦衣卫动静太大,若不拿出些诚意,恐怕难以过关。

“殿下,高文采和岳洋求见。”太监进来通报。

朱慈烺知道二人是来领火铳的,便先走到偏殿,从系统仓库中取出一百杆线膛枪、五万发米尼弹,以及四把燧发枪,随后才让他们进来。

二人行礼完毕,朱慈烺带着他们走进偏殿,指着堆放在地上的火器说道:“这些火铳名为线膛枪,使用方法你们方才也见识过了。东宫卫队每人配发一把,务必严加看管,绝不能让外人接触,要做到‘枪在人在’。”

说着,他拿起四把燧发枪,继续道:“这是燧发枪,用作军官防身。高文采、李若琏、岳洋,你们三人各拿一把,剩下一把,由岳洋发给卫队的副百户。记住,除了训练,非必要时刻不得轻易使用。”

“谢殿下!”高文采和岳洋看着眼前的火器,激动得合不拢嘴。

高文采本想请求给所有锦衣卫都配备火器,可转念一想,这般威力强劲的武器定然十分珍贵,便不敢开口奢求。

朱慈烺又拿出几本装订好的册子,递给岳洋:“这是孤编写的火枪兵训练方法,里面还有三段击战术和阵型移动射击的图谱。东宫卫队必须严格按照此法训练,若是有人不适应或是敷衍了事,立即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