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而是直接抓起了身边一个看起来用了很多年、边角磨损严重的黑色战术背包,开始快速地、近乎粗暴地将工作台上几台最核心的定制设备、几个贴满了标签的固态硬盘,以及一些看起来奇形怪状的自制工具,一股脑地塞进去。
“还等什么?”陈墨头也不抬,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干脆利落,但却少了几分阴郁和冷漠,多了几分迫不及待的急切,“在这里浪费时间进行无意义的仪式吗?去找下一簇‘星火’啊!我已经开始好奇,你说的那片‘原野’,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叶晨看着他那近乎洗劫自己老巢的、充满效率的动作,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个真心的、微小的,却足以融化冰霜的弧度。
第一簇星火,已然归位。燃烧的,是挣脱孤独的渴望。
第二节 谋士试探
陈墨的加入,像给叶晨这艘原本独自航行于未知海域的孤舟,装上了一个动力澎湃、输出狂野且行为模式不可预测的超级引擎。他的技术能力天马行空,往往能从叶晨都未曾设想过的、近乎刁钻的角度切入问题,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案。但叶晨的头脑异常清醒,他深知,要成就“燎原”之势,仅靠无与伦比的技术执行力和颠覆性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一个能俯瞰全局、洞察时势、在复杂利益博弈中精准定位、并能运筹帷幄、制定出切实可行战略路径的“大脑”,一个真正的谋士。
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导航系统,越过无数浮华的表象,牢牢锁定了苏清婉。
与陈墨的隐于市井、藏匿于混乱截然不同,苏清婉已然在光鲜亮丽又残酷无比的商业世界中崭露头角,占据了一席之地。她毕业于全球最顶尖的商学院,以惊人的天赋和努力,同时获得了金融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双博士学位,年仅二十五岁,便已凭借几个堪称经典的商业案例,破格成为沪上那家以门槛极高、收费惊人著称的“洞察”战略咨询公司最年轻的合伙人。她以思维缜密如集成电路、眼光毒辣如手术刀、手法精准如导弹定位而闻名于沪上精英圈层。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层颇为神秘的背景。她出身于江南著名的书香门第苏家,家学渊源深厚,据说祖上在晚清曾出过帝师,家族中一直传承着对古典谋略智慧,尤其是《孙子兵法》、《鬼谷子》纵横术与法家治国理念的深入研究。她并非那种只知死读经典的学究,而是真正将东方古老的智慧精髓,与现代商业规则、资本市场运作完美融合的奇女子。在她手中,古老的“奇正相生”、“合纵连横”不再是书本上的典故,而是能在跨国并购、市场争夺中克敌制胜的利器。
邀请苏清婉,显然不能再用“破解心防”或“技术征服”的方式。她本身身处秩序之中,并且是现有商业秩序的深度参与者、潜在的定义者甚至受益者之一。要打动她,必须在她自己最擅长、最引以为傲的领域,展现出足以让她侧目、甚至感到威胁与折服的超群实力与宏大格局。
叶晨通过公开的商业渠道,向苏清婉所在的公司发出了一个极其特殊的、加密等级最高的咨询委托请求,项目代号意味深长——“隆中对”。这个代号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寻求顶级战略规划、意图开创一番新事业的雄心。
会面地点,被苏清婉的团队安排在陆家嘴一家极其隐秘且奢华的顶级酒店行政酒廊的私人包间内。包间采用新中式设计,低调而奢华,一整面落地窗外,便是黄浦江最繁华、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与浦东的摩天楼宇隔江相望,仿佛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商业发展史。在这里谈“隆中对”,别有一番时空交错的意味。
苏清婉准时抵达,分秒不差。她穿着一身由意大利名师量身定制、剪裁极其利落的藏青色西装套裙,面料挺括,线条流畅,既凸显出她专业干练的气质,又于细节处流露出不凡的品味。她身姿挺拔,步履从容,气质清雅如玉,却又带着一种不容侵犯、不容小觑的凛然威严。她看到包间内等待的叶晨和陈墨——后者正旁若无人地用一个超薄柔性屏玩着一个自己编写的、图形效果极其炫酷复杂、仿佛模拟着宇宙诞生之初粒子风暴的游戏——她那双清澈而锐利的杏眼中,闪过一丝极其迅速、瞬间便被完美掩饰下去的讶异,但瞬间便恢复了那种无懈可击的职业化从容与冷静。
“叶先生,陈先生,久仰大名。”苏清婉落座,声音清脆悦耳,如冰珠落入玉盘,带着适当的距离感,“二位在‘元界’全球黑客马拉松上的表现,尤其是叶先生那套‘无为而治’的算法哲学,令人印象深刻,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思考浪潮。”她直接切入主题,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一切精心修饰的表象,直抵本质。“不知今日二位所提及的‘隆中对’,所欲‘对’者,是何等天下大势?又意欲如何‘对’之?”
叶晨微微一笑,同样没有进行任何客套,直接递过去一份薄薄的、只有三页纸的项目计划书概要。这份概要由特殊的感应纸制成,需要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才能显示完整内容。上面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基于“混沌之心”算法理念进一步拓展深化的、旨在重构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甚至最终指向“意识网络”雏形的宏大技术愿景与商业构想。其中的技术细节部分由陈墨亲自补充撰写,充满了天马行空却又逻辑自洽的颠覆性想象力,足以让任何顶尖的技术专家感到震撼。
苏清婉接过文件,戴上一副轻巧的无框眼镜,她的阅读速度极快,眼神专注,如同扫描仪般捕捉着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数据背后的潜台词。她的眉头随着阅读的深入,时而微微蹙起,仿佛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逻辑障碍;时而又缓缓舒展,如同发现了隐藏的珍宝。看完后,她将文件轻轻放回桌面,取下眼镜,用细绒布仔细擦拭,双手优雅地交叠放在膝上,抬起眼看向叶晨,目光平静无波:
“非常宏大的技术构想,我必须承认,在技术前瞻性和想象力层面,超出了我目前接触过的绝大多数项目。”她的评价客观而克制,“但叶先生,你我都明白,商业世界不是黑客马拉松,不是单纯的技术秀场。技术的先进性,只是入场券,甚至有时候连入场券都算不上。”她的语气逐渐变得犀利,如同出鞘的利剑,“我想知道,你打算如何将这份看起来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