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p>

第三节 无为试手

随着管理制度步入正轨,内部运营压力骤减。叶晨开始实践《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更高境界。他深知,作为领袖,不应沉溺于日常琐事,而应聚焦于战略方向与核心能力构建。

他将日常运营管理、跨部门协调的重任,正式委托给展现出卓越系统思维与管理才华的苏清婉。苏清婉以其缜密的逻辑和公正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团队的信任,将“双轨制”落实得井井有条。

叶晨则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未来技术趋势的研判和“神经链接”这一核心战略项目的关注上。然而,就在他试图“无为”之时,危机却在最核心的技术领域悄然滋生。

陈墨对“神经链接”系统——这个旨在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直接信息交互的颠覆性技术——投入了近乎狂热的精力。然而,项目进展极其不顺。多次动物实验表明,直接的高带宽链接极易导致受体大脑信息过载,出现类似癫痫的异常脑电波,甚至意识紊乱。

在一次项目复盘会上,陈墨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且激进的方案:“我认为现有的仿生学路径是死胡同!我们应该放弃模拟生物神经网络,转向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非定域意识耦合模型!这需要彻底重构底层架构!”

与会的技术骨干一片哗然。这个方案不仅意味着此前数月的投入几乎归零,其理论基础的坚实度和安全性更是存疑。

苏清婉从资源投入和风险控制角度提出质疑:“陈墨,这个转向风险过高,且与我们向董事会承诺的技术路线严重偏离。是否需要先进行充分的理论验证和小范围试验?”

陈墨却固执己见,眼中燃烧着技术狂人特有的火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按部就班永远无法实现突破!我已经完成了新模型的初步设计,必须立刻开始编码实现!”

叶晨试图安抚,希望他能在现有框架下进行优化迭代(“有所为”),而非盲目推翻重来(“有所不为”)。但沉浸在自我技术构想中的陈墨,第一次公开违逆了叶晨的决策。

“叶晨,在技术上,我才是权威!你不能用管理那套来束缚技术的想象力!”陈墨丢下这句话,竟擅自调动了部分研发资源,开始了新方向的秘密攻关。

叶晨的“无为”授权,在技术天才的偏执面前,遭遇了严峻挑战。他意识到,在鼓励创新与维持战略定力之间,需要一种更精妙的平衡。而陈墨的擅自行动,不仅可能将团队带入技术歧途,更可能为未来的项目埋下巨大的隐患。

第四节 中西融合

陈墨的擅自行动,像一盆冷水浇在叶晨头上,让他从“无为而治”的理想图景中清醒。他召回了正在外地出差的赵磊,与苏清婉一起,在办公室进行了一场紧急闭门会议。

“这不是简单的服从问题,”苏清婉分析道,“这暴露了我们战略解码(Strategy Decoding)和目标对齐(Goal Alignment)的不足。陈墨有他的技术理想,但个人的理想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赵磊言简意赅:“需要明确的红线。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得有规矩。”

叶晨颔首,他走到书架前,抽出了那本陪伴他许久的《道德经》,又打开了平板电脑,调出了关于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法的资料。

“《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里的‘损’,是减去不必要的妄为。对于管理而言,就是要明确边界,知道什么是‘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他顿了顿,指向屏幕上的OKR框架,“而西方管理学的OKR,强调聚焦核心目标(Objective)与关键结果(Key Results),确保组织上下力出一孔。这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东方智慧,异曲同工。”

他提出了新的管理原则融合方案:

一、引入OKR体系,强化战略聚焦与透明协同

在全公司推行OKR管理。公司级的O(目标)由叶晨牵头制定,如“完成‘神经链接’系统第一阶段安全验证”、“智慧物流平台市场占有率提升至XX%”。各部门、乃至个人,都需要制定与公司O对齐的OKR,并公开透明,便于协同与检查。这确保了即使叶晨“无为”于日常,战略方向依然清晰引领所有人。

二、确立“核心技术自主,非核心业务外包”原则

基于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价值链理论,叶晨明确了星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混沌之心”算法及“神经链接”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为此,必须集中最优秀的资源,确保自主可控(“有所为”)。而对于一些通用的软件开发、UI设计、市场推广执行等非核心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外包或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有所不为”),以提升整体效率。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无为而治”。

三、建立“技术创新委员会”

由叶晨、陈墨、苏清婉及外聘的顶尖技术专家组成,负责评审重大技术方向变更。任何类似陈墨此次提出的架构性转变,必须经过委员会充分论证和集体决策,个人不得擅自行动。这既尊重了技术权威,又纳入了战略和风险视角,避免了个人偏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会议结束后,叶晨单独留下了陈墨。他没有责备,而是将那份融合了东西方理念的新管理原则草案推到他面前。

“墨,我理解你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这是星火最宝贵的财富。但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组织的能量必须聚焦在正确的方向上。”叶晨语气平和而坚定,“新的委员会,不是束缚你的牢笼,而是为你保驾护航,确保你的天才想法,能够真正安全、可控地转化为改变世界的成果。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赌博式的冒险,而是一场有把握的远征。”

陈墨看着草案,又看看叶晨深邃而真诚的眼睛,紧绷的脸部线条终于柔和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