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爷,”如夫人停住揉捏,“介大一块肥肉,泰记⋯⋯”

“唉,”丁大人长叹一声,“这块肥肉好吃难咽哪,交给洋人吃去吧!”又看向车康,“车总管,泰记账上还有多少现银?”

“现银都在外面流转,库里顶多几十万两!”车康应道。

丁大人看向士杰:“惠通库里有多少?”

“不到一百万。”

“旬日之内,备妥二百万两,等候调用!”丁大人吩咐道。

车康、士杰齐声应诺。

“一下子提现介许多银子,老爷是想⋯⋯”如夫人目光探询。

“还能想什么,”丁大人轻叹一声,“庚子赔款这个大窟窿,终归得有人填呀!”

“老爷?”如夫人急了,“窟窿再大也是朝廷的事,凭啥让我们家填?”

“你呀,”丁大人给她个苦笑,“真就是个妇道人家。庚子赔款是洋人的事,白纸黑字写好了的,不可迟付一日。在朝廷那儿,啥事体都可缓得,唯有洋人的事体缓不得。听闻这笔款子有麻烦,王爷急呀,几番来电,再三叮嘱,要我妥善处置,免生外交事端。夫人哪,你扳指头算算,就眼前光景,介许多银子,除去我们,还有谁家付得出呢?”

如夫人脑子急转几圈,咬会儿嘴唇,看向车康,一字一顿:“车总管,既然要筹款子,你们就多筹一百五十万吧!”

“夫人是说,”车康显然也是吃惊,不相信地盯住如夫人,“我们要一下子筹备三百五十万两?”

“账房里算去。”如夫人白他一眼,摆手。

车康识趣,悻悻地看一眼士杰,二人拱手作别。

待二人走远,丁大人缓缓看向如夫人,显然也没明白。

如夫人附他耳边,柔声细气,低语有顷。

“胡闹!”丁大人一把推开她,气呼呼道,“这怎么能成哩?润丰源若倒,上海滩⋯⋯”

“老爷,”如夫人再凑过来,捏他胳膊,声音慢悠悠的,“上海滩依旧会是上海滩。二十多年前阜康之灾,沪浙没有胡雪岩⋯⋯”

借阜康之灾推倒一代巨商胡雪岩是丁大人此生所历的最狠一战,也是他讳莫如深、不愿提及的。如夫人此时非但提及,且还要步自己后尘,一举吞掉润丰源、善义源,着实让他震惊。

“不成!”丁大人思忖良久,坚决回绝,“润丰源、善义源若倒,涉及的就不止是沪上了,是全国的钱业!钱业若倒,一切不堪设想!”

“敢问夫君,是什么不堪设想?”如夫人追问。

“大清朝危矣!”丁大人一字一顿。

如夫人嘴角撇出一丝浅笑:“夫君,平心而论,钱业不倒,大清朝难道就不危了吗?”

丁大人被她问住了,沉思良久,给她一个苦笑。

“夫君,您站得高,望得远。中国的问题根本不在钱业,不在上海,也不在天下百业。大清已经是艘破船,千疮百孔,这又遇到大风大浪,撑不久了。夫君哪,难道您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举家老小随从这艘朽船一起沉没吗?”如夫人盯住他,目光中有探询,也有肯定,似在征求答案,又似无须。

丁大人双手捂脸,眉头拧得很紧。眼前这个女人刚刚坐上泰记权位,就以这般语气与他说话,让他甚是不悦,但她敢于揭开这个残酷面纱,敢生鲸吞沪上两大钱庄之心,不得不让他刮目相看。

“夫君哪,”如夫人声音软下来,语气恳切,“趁这艘朽船尚未沉没,我们得备足救生艇啊!”

“唉,”丁大人闭目良久,长叹一声,“如果觉得稳妥,你就办去吧。”

“谢谢夫君!”如夫人在他的老脸上连印几吻,匆匆走出,刚到门口,又被丁大人叫住。

如夫人以为他反悔了,不情愿地拐回来,盯住他看。

丁大人缓缓掏出一封信函:“把这个拿去,或许用得着!”

如夫人打开一看,惊喜交集,再三谢过,大步赶到泰记账房,与车康密谋有顷,掏出信函:“这个密函是老爷给的。你安排个合意的人交给查锦莱。关系重大,要当面交付!”

道台府里,蔡道台面如死灰,颓然坐在明式太师椅里。

查锦莱阅电报,拿电报的手不住颤抖。

查锦莱放下电报,望向蔡道台:“大人,还⋯⋯还有解招没?”

“唉,”蔡道台长叹一声,“什么解招呀?只是让在下解职,能够保全一条小命,在下这还得感谢张中堂呢。”

“天哪,我该哪能办哩?”

“新道台是北京直接任命的,叫刘襄逊,原在山东济南府任上,已经启程上路,再过旬日就到上海了。度支部要在下半月之内完成交接。在下上任以来,椅子还没暖热,没有什么好交接的,也就是前任存于你庄的三百五十万两庚子库银!”

锦莱目瞪口呆。

“锦莱呀,”蔡道台语气沉重,“能做的在下都做过了,眼前辰光在下是泥菩萨过河,自个儿顾不得自个儿了。这点银子,无论如何,你须在半月之内为我填上,如若不然,对在下的处置就不是解职了!锦莱呀,在下不是石典法啊,人家沾着皇亲。在下上有老母,下有子孙,中有妻妾,一大家子数十张口,齐刷刷地都在候着我这一双手啊!”

锦莱头上汗出:“锦⋯⋯锦莱⋯⋯晓得⋯⋯”

从道台府出来,查锦莱急切拐到商务总会,敲开祝合义的门,没有落座,便急不可待将事体略述一遍,在厅中来回走动。

合义、挺举互望一眼,面色沉重。

锦莱顿住步子:“我这脑筋完全僵了,合义,挺举,你俩快快帮我想个辙!”

合义长叹一声,望向挺举。

挺举摇头。

锦莱痛苦地蹲下,捶头,带着哭腔:“天哪,难道润丰源只有破产这一条道吗?”

“在上海,能够一次拿出三百五十万两银子的,怕也只有洋人银行!”挺举说道。

“洋人银行必须抵押,我哪有介许多东西抵给他们哪!”

“唉,”合义嘟哝,“庚子款又不是不还,不过是缓几日而已。眼下市场这样,洋人啥都晓得的,这点儿人情,完全可以通融,哪能犯得上惊动王爷呢?唉,度支部这帮人,不把大清朝搞完蛋,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