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班

回家五天,宁方远告别父母兄弟,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宁州市委报到之路。

宁州市委办公厅位于市中心一栋苏式建筑内,红砖墙面,高大廊柱,处处透着庄严肃穆。进门需要登记,门卫仔细核对了他的介绍信和录用通知书,才放他进去。

人事处的王处长接待了他。王处长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话慢条斯理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小宁啊,欢迎来到市委办公厅。”王处长一边翻看他的档案,一边说,“你是汉东大学的高材生,又是学生会主席,组织上对你很重视。但也要记住,机关工作不同于学校,要讲规矩,守纪律,少说话多做事。”

宁方远恭敬地点头:“谢谢王处长指点,我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工作。”

“好,态度不错。”王处长满意地点点头,“按照惯例,新来的大学生都要先从基础工作做起。你先到综合处帮忙,负责文件收发和归档工作。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老同志。”

就这样,宁方远被带到了综合处办公室。这是一间二十多平米的大房间,摆着六张办公桌,靠墙立着几个高大的文件柜。他被安排在靠门的位置,这里出入方便,但也意味着经常被打扰。

处长老李是个和蔼的中年人,给他介绍了处里的同事:副处长老张,业务骨干小王、小刘,还有两位女同志赵姐和钱姐。大家对新来的大学生既好奇又保持距离,礼貌性地打了招呼就各忙各的了。

宁方远的工作确实如王处长所说,十分基础甚至枯燥——每天接收各部门送来的文件,登记编号后分送相关领导批示;领导批阅后,再根据批示意见转送相关部门;文件办理完毕后,还要收回归档。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机关的工作节奏与校园截然不同。这里更注重程序和规矩,一句话怎么说,一个文件怎么处理,都有不成文但必须遵守的规则。年轻人大都锐气十足,渴望一展抱负,但机关文化却要求新人先学会低调和服从。

宁方远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他深知,在机关工作,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于是,他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打好开水,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文件登记做到一丝不苟,传送及时准确,归档井井有条。他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检索系统,大大提高了文件查找效率。

闲暇时,他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聚在一起闲聊或看报纸,而是继续研究经济理论。他托周教授寄来了一些经济学著作,又自费订阅了《经济研究》等期刊,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市场经济知识。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方面的知识将来必定大有用处。

同事们起初觉得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有些另类——不抽烟不喝酒,不爱凑热闹,总是一个人埋头看书。但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宁方远做事认真可靠,而且从不搬弄是非,也就逐渐接纳了他。特别是两位女同志,看他生活简朴,经常从家里带些好吃的给他。

三个月后,出版社那边传来好消息——《大明王朝1566》经过三审,正式通过出版计划,首印三万册。编辑陈主任还特意来信,盛赞这本书“史料详实,观点新颖,文笔生动,兼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又过了两个月,样书寄到了宁方远手中。看着自己心血凝结成的作品,闻着油墨的清香,他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更让他惊喜的是,出版社预测这本书可能会引起不小反响,甚至建议他准备续作。

果然,《大明王朝1566》上市后,迅速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各大报刊纷纷刊登书评,称其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著作之一”、“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新范式”。书店很快脱销,出版社紧急加印。

半年后,宁方远收到了一笔稿费——税后整整两万八千元。在人均月工资不到一百元的1987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他至今还记得去邮局取汇款单时,工作人员那惊讶而又羡慕的眼神。

拿到稿费后,宁方远请了三天假,连夜赶回宁家村。

回到村里,他一件事就是让父亲宁山把当初借钱给宁家的乡亲们请到家里来。当晚,宁家堂屋里挤满了人,大家不知道宁家突然请客是为了什么。

宁方远站在堂屋中央,向乡亲们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叔伯阿姨,四年前,我宁方远上大学,家里困难,是大家伙儿凑钱帮我凑齐了学费。这份恩情,我们全家一直记在心里。”

他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个小本子:“这是我当时记下的账本,谁家借了多少,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今天,我把钱都带来了,连本带利还给各位。”

人群中顿时哗然。大家面面相觑,既惊讶又感动。老支书站起来说:“方远,你这是做什么?你刚工作没多久,哪来的钱?这钱我们不急,你先顾着自己发展。”

宁方远摇摇头,拿出几本《大明王朝1566》给大家看:“叔,您放心,这钱来路正。我在大学写了本书,出版了,这是出版社给的稿费。咱们宁家人,有恩必报。今天请大家来,一是还钱,二是表达我们全家的感谢。”

他开始按照账本上的记录,一家一家地还钱,不仅还了本金,还坚持加上了一定的利息。乡亲们推辞不过,只能收下,无不夸赞宁山养了个好儿子,有出息还不忘本。

还完债后,宁方远把剩下的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交给父母改善生活;一部分留给弟弟宁方平将来上大学用;最后一部分自己留着作为后续发展的资本。

那晚,宁家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直到深夜。宁方远看着父母脸上久违的轻松笑容,看着弟弟眼中充满希望的光芒,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然而,与“财场”得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宁方远在官场上却并无太大起色。

回到市委办公厅后,他依然做着文件收发的工作。虽然他把本职工作完成得无可挑剔,甚至因为《大明王朝1566》的出版在机关内小有名气,但似乎并没有引起领导的特别重视。

机关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