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二章 名将刘仁轨
二组,别名刘响村,在此村的西边桥头有刘仁轨宰相的墓碑}。
他是唐朝大臣,着名的军事将领和海军统帅。
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
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唐,连年大兴土木,并且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里,刘仁轨自幼便过着清贫的生活。
从隋大业七年{611年}起,各地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战乱使刘仁轨无法正常谋生,很多时候都是清闲在家中。但他并没有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浪费,而是依旧专心学习。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上表论事。刘仁轨见到草稿后,便提笔改了几个字,使所奏表章焕然一新。
任瑰见到表章后,惊异不已,立即将刘仁轨补息州{今河南息县}参军。
不久,又转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尉。
在烽火四起的隋末,刘仁轨从最基层扎扎实实地做起,一直到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出兵百济。
平定百济之后,俘其国王及太子,在其地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并且留刘仁轨镇守百济府城。
面对强敌环视,刘仁轨孤军镇百济而获得国际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