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一章 瀛洲台中的徐达

李娃不禁泪如泉涌,毫不顾路人惊疑的注视,冲到郑元和身旁,脱下身上的披风,裹在郑郎身上,也不嫌弃他身上的污秽和腥臭,把虚弱的郑郎抱在怀中,呜呜咽咽地大哭起来。

其后,李亚仙把郑元和带回青楼,用自己这两年攒下来的全部积蓄为自己赎了身,又变卖了仅有的一点首饰,在城外买了一处勉强可以容身的小屋。

一对情人就这样冷冷清清地安顿下来了。李亚仙悉心体贴地先调治好郑元和的疾病,然后鼓励他重新树立信心,努力上进。郑元和经过这一番挫折,立志痛改前非。

于是,由李亚仙织布维持生计,郑元和关在小屋中埋头苦读。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宝十年,郑元和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及第,接着又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第一,朝廷授职为成都府参军。

郑郎荣获功名,李亚仙先是喜不胜收,继而又暗想:(自己出身青楼,历尽风尘,情郎官高位显之后,想必会另择名门淑女婚配,弃旧欢如敝履。)

到这里,她已不敢往下再想,索性先发制人,垂泪对郑元和道:“妾身卑贱,不足以事君子,请从此去,君当自爱!”

郑元和闻言伤心,含着泪劝慰道:“我有今天,全由芳卿所赐。我贫贱时,卿不弃我;今我富贵,卿为何忍心离我而去?倘若不能同往成都,我当自刎而死,以报卿之大恩大德!”

听到这一席话,李亚仙彻底放心了:她的郑郎,决不是一个负心人。

不久择一吉日起程,郑元和携李亚仙赴成都就任。

就在郑元和从长安赴成都的同时,朝廷敲调遣其父郑仁仰为成都府尹,也由常州溯江西上。父子两人,重逢在成都。

郑仁仰见到曾被自己毒打抛弃的儿子,只觉惭愧无颜。

郑元和虽然也懂得父亲的斥打事出有理,但对他那般无视父子之情而心有余恨。

这时,幸而李亚仙出面劝解郑元和,才使郑氏父子以礼相识,恢复了父子关系。

之后,郑元和向父亲禀明了李亚仙的身份和情深义重之举。

郑仁仰大为感动,于是请下媒妁,备下大礼,为两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让李亚仙成为郑元和正式的妻子。

成都府尹与成都府参军,白天分衙办事,晚上同归一宅,公务合作无间,家事也是融睦和乐。

而李亚仙作为儿媳妇,一面殷勤侍奉公婆,一面悉心地相夫教子,谨守妇道,端庄贤淑,博得蜀中官民的交口称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攻陷长安。

唐玄宗大驾西行,避难来到成都。郑氏父子护卫得宜,深得唐玄宗赞赏。后来唐肃宗收复长安,唐玄宗以太上皇名义回銮返京,郑氏父子均得到加官进爵的赏赐。

李亚仙则以其妇德可风,也被封为汧国夫人。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李娃,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花狐貂,形如白鼠,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人。

高峰跟李娃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李娃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李娃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李娃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明朝的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的郭子兴部,隶朱元璋。

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着,位于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

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

十六年,徐达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十七年,徐达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

十八年,徐达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七千余人。

二十一年,徐达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后升中书右丞。

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徐达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消灭一千五百人,士气大振。

二十四年,徐达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

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

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二十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

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二十五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得汴梁{今河南开封}。

继而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五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

旋分兵克潼关,西泉州{今陕西华县}。

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

闰七月,移师北上,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