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长安静静地看着他。

“那你再告诉我,天上有星辰吗?”

“有啊!”

孙悟空指着天幕,“那漫天都是。”

李长安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既然天上有月,井中便有月影。那天上有星,为何井中却无星影?”

这个问题,像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孙悟空的心上。

是啊!

为什么?

他再次看向井中,那轮明月依旧皎洁,可在他眼中,这轮明月却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他想不明白。

他抓耳挠腮,急得原地打转。

李长安没有催促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这猴子天生灵慧,缺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撬开他思维的支点。

许久之后,孙悟空猛地停下脚步,他呆呆地看着井水里自己的倒影,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俺……俺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喃喃自语。

“月亮只有一个,所以它的影子,又大又亮,把所有星星的影子都……都盖住了!”

李长安闻言,心中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盖住了?

你这物理学得不错啊!

但他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

“然也,也不然也。”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井边,与孙悟空并肩而立。

“月如本我,星如杂念。凡人观井,只见月影之明,不见繁星之影,是因为心随月动,被其光华所惑。”

他的声音悠远而沉静,仿佛蕴含着某种奇特的魔力。

“你若想见星,便不能去看月。”

“你若想分星,便要先忘了月。”

“当你心中无月,这井中,自然便会显现出漫天星辰。”

孙悟空听得如痴如醉。

他似懂非懂,但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他的心坎上。

心中无月,方见星辰?

他学着李长安的样子,盘膝坐下,闭上了眼睛,不再去看天上的月,也不再去看井中的影。

他努力地,想要将心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忘掉”。

一炷香。

两炷香。

时间缓缓流逝。

孙悟空的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他那颗躁动的石心,再次沉入了那种分豆时的宁静之中。

他忘了山风,忘了虫鸣,忘了自己,也忘了月亮。

当他的心湖彻底化为一片虚无的黑暗时。

他猛地“看”到,在那片黑暗的井水之中,一点,两点,三点……无数微弱却璀璨的光点,缓缓浮现。

它们不是天上星辰的倒影。

它们……是从他自己心底升起的!

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他过往的一段记忆,一个念头,一丝情绪。

有在花果山称王的狂喜,有漂洋过海求仙的执着,有被师尊威压碾压的不屈,也有分豆时的那份宁静。

原来,这才是井中的星辰!

星辰,不在井中,不在天上,而在我心!

“轰!”

孙悟空只觉得脑海中一声轰鸣,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他明白了。

分拣星辰,不是用手去捞,而是用“心”去辨!

辨清何为本我,何为杂念。

辨清何为大道之光,何为红尘之影。

他豁然睁开双眼,那双金瞳之中,神光湛然,仿佛有两颗真正的星辰在其中燃烧。

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李长安,深深地,拜了下去。

这一拜,拜的不是授业之师,而是问道之恩。

孙悟空站起身,眼中那份悟道后的喜悦还未散去,一个更深层次的疑惑,却从他那颗变得通透的道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他看着井中那依旧清晰的,自己的倒影。

他看着身旁这位深不可测的大师兄。

然后,他用一种近乎于求道的虔诚语气,轻声问道:

“大师兄,悟空明白了。”

“井中的月是假的,天上的月才是真的。心中的星是真的,井中的星却是空的。”

他顿了顿,金色的瞳孔紧紧地盯着李长安,问出了那个让他自己都感到一丝战栗的问题。

“那……井里的这个猴子,也是假的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