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种材料都有其脾性,有其最适合的位置和形态。

强求火属性的材料去承载水灵,是暴殄天物;

逼迫柔韧的金属去承担千钧之力,是愚蠢至极。

真正的炼器师,懂得顺应材料的本性,引导它,成就它,而非强行扭曲。

“手,要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了洞察万物的眼和包容万物的心,再加上千锤百炼的技艺和无穷的巧思,

才能将所谓的“废料”,点化成独一无二的艺术,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和价值!

她将云河的小手合在自己掌心,那掌心温暖而有力:

“河儿,你记住,在娘亲眼里,你从来不是‘废料’!

你是这世间最独特、最珍贵的‘胚子’!

你的坚韧,你的善良,你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睛,甚至你此刻感受到的委屈和不平……

这些都是构成你独一无二生命的‘纹理’和‘特质’!

那些嘲笑你的人,他们只懂得用‘测灵柱’那死板的光来评判一切,他们的眼是瞎的,心是窄的!

他们看不到你内蕴的光芒,那是比任何灵根都更珍贵的东西——是生而为人的灵性!”

云素衣拉着云河来到她那张堆满古籍、阵盘和杂物的书案前。

她不再是那个困于情伤、只知推演“回家”之阵的孤寂妇人,

而是重新焕发出属于炼器大师的专注与神采。

“根骨?那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小道罢了!”

她摊开一卷泛黄的、非关炼器而是讲述机关巧术、博物志异的古籍,

“天地之大,造化之奇,岂是一根水晶柱子能测尽的?

来,娘亲教你识百草,辨矿石,观星象,解机关!”

她耐心地教导云河辨认各种材料,不仅仅是珍贵的灵材,更多的是那些不起眼的、被忽视的“凡物”:

哪种藤蔓的纤维柔韧无比,可以编织出近乎透明的坚韧绳索;

哪种粘土的粘性特殊,混合特定的植物汁液后,能粘合金石;

哪种矿石粉末在月光下会发出微光,可以调制特殊的夜光涂料;

哪种鸟类的羽毛结构精妙,蕴含着平衡飞行的奥秘……

她将炼器的核心道理掰开揉碎,用云河能理解的方式讲述:

“平衡之道”: 如同搭建一座微缩的拱桥模型,

告诉她受力点的关键,让她明白任何造物,内在的平衡与和谐才是长久稳固的根基。

“借力打力”: 用简单的杠杆和滑轮组演示,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撬动重物,启发她解决问题的智慧,而非一味蛮干。

“顺势而为”: 就像水流遇到石头会绕行,教她在面对困境时,学会观察、思考,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或者将阻力转化为助力。

“以柔克刚”: 给她看一根细丝悬挂重物,告诉她极致的柔软中蕴含的惊人承重能力,让她明白刚强并非唯一的力量。

她鼓励云河动手实践,用那些捡来的“废料”:

用光滑的鹅卵石和坚韧的草茎,制作出能自动旋转的小水车模型;

用废弃的薄铜片和细铁丝,弯折出精巧的、能捕捉微风发出轻响的风铃;

甚至用晒干的果壳和彩色的碎布头,拼贴出充满童趣的装饰画……

每当云河用那些被丢弃的材料,在云素衣的引导下完成一件小小的、或许粗糙却充满巧思的作品时,云素衣眼中的赞赏和骄傲,比任何测灵柱的光芒都更耀眼。

“看,河儿!”她拿起女儿用枯枝和彩线缠绕出的蝴蝶书签,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

“谁说枯枝无用?你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让它比花园里最鲜艳的花朵都更灵动!这就是你的‘点化’!这就是你的‘道’!”

夜深人静,当云河在灯下摆弄着那些小玩意儿,或是专注地辨识着娘亲教她的矿石图谱时,

云素衣会坐在一旁,静静地缝补衣物,或是继续她的奇门推演。

她的目光不时落在女儿认真的小脸上,

那眼神,是历经劫波后的沉静守护,

是将毕生智慧与爱意倾囊相授的温柔,是坚信女儿终将走出自己璀璨道路的笃定。

窗外,墨府的高墙依旧冰冷森严,前庭的喧嚣与炼器场的火光似乎遥不可及。

但这方小小的、堆满“废料”与书本的暖阁,却成了云河最坚固的堡垒,最温暖的港湾。

在这里,没有“废物”的标签,只有被娘亲那双慧眼所珍视的、独一无二的“胚子”。

在这里,“炼器”不再仅仅是锻造神兵利刃,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理解生命、创造价值的至高智慧。

云河额角的红痕早已消退,心头的阴霾也在娘亲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中渐渐散去。

她依旧没有根骨,依旧会被墨宏那些孩子嘲笑为“废物”,

但她的脊背挺得更直了,眼神也更加清澈坚定。

因为她知道,在娘亲的“道”里,她不是废料,她是正在被精心雕琢、终将绽放独一无二光芒的珍宝。

而娘亲云素衣,就是她生命中最伟大、最温柔的“炼器师”,

用无条件的爱和深邃的智慧,为她锻造着足以抵御世间一切风雨的铠甲与信念。

Back to Top